齐齐哈尔试题资料

首页 > 试题资料

2020年黑龙江省教师招聘模拟练习7.6(2)

黑龙江华图 | 2020-07-06 08:51

收藏

  1.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答案】C

  【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故答案选C。

  2.把两个及其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复式教学的含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故答案选D。

  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答案】C

  【解析】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体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我和群体等。故答案选C。

  4.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答案】C

  【解析】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故答案选C。

  5.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明星”评选活动,这里所使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发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故答案选B。

  6.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教育家( )。

  A.乔姆斯基

  B.维果斯基

  C.乌申斯基

  D.巴班斯基

  【答案】D

  【解析】巴班斯基在其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初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好的发展。故答案选D。

  7.同一受测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故答案选A。

  8.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A

  【解析】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故答案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